本文有409个文字,大小约为2KB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请您阅读。

![]() |
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外景。 |
![]() |
邵东环兴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。 |
![]() |
东亿电气生产车间一瞥。 |
开栏的话
打火机、纽扣、镜片、牙刷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,也是了不起的中国制造。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、小城镇,瞄准小商品,扎根产业巨头身后的市场缝隙,持续深耕,不断创新,凭借性价比优势和“黑科技”站上行业之巅。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,解读背后的。
10元的防风防爆打火机、20元的家用厨房点火枪、40元的USB充电点烟器……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的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8大系列、500多个品种的各类打火机令人目不暇接。东亿电气董事长陈书奇说,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打火机工厂,每天有近千万只打火机从自动化生产线上走向市场。
打火机很小。在邵东,普通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,重量只有十几克。20年多来,不管原料和人工成本如何上涨,它们都只卖1元,每一只的利润低至几分钱。
打火机的产业却很大。长沙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,邵东仅出口打火机就有35.2亿只,占同期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的50.1%。邵东拥有完整的打火机产业链,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上百家,从业人员上万人,每年产值超过百亿元。
小小打火机,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、品牌重塑的秘密。
人力成本不断降低:
高度的自动化生产与极致的产业链整合
“啪嗒”!随机拿起生产线上任何一只打火机,一个简单的按压动作,火苗就会升腾起来。重复这个动作几千乃至上万次,依然如此。